瀏覽數量:157 作者:本站編輯 發布時間: 2018-06-27 來源:本站
混凝土噴射機怎么規范濕噴
1、 混凝土噴射機安裝調試好后,在料斗上安裝振動端(篩孔20mm),以免超粒徑骨料進入噴射機。噴射時,送風之前先打開計量泵(注意:此時噴嘴應朝下,以免速凝劑流入輸送管內),以免高壓砼拌合物堵塞速凝劑噴射孔。
2、噴射手應保持噴頭具有良好的工作狀態,以噴射砼回彈量小,表面濕潤有光澤,易粘著為好,噴頭與受噴面的距離以1.5-2.0m較為適宜。
3、噴射作業應分段分片依次進行,噴射順序均應先墻后拱,自下面上,如巖面凹凸不平時,應先噴凹處找平,然后向上噴射。噴射路線呈小螺旋形繞圈運動,繞圈直徑30cm左右為宜。后一圈壓前一圈的1/3-1/2,噴射路線呈"S"形運動,每次一S”形運動長度為了3-4m,噴射縱向第二行時,要依順序從第一行的起點處開始,行與行同須搭接2-3cm,料束旋轉速度,原則上要均勻不宜太慢或大快,噴新區段劃分和噴頭活動順序。
4、噴頭與受噴面的角度,一般應垂直于受噴面,但在噴邊墻時,宜將噴頭略向下俯10°左右,使砼束噴射在較厚的砼頂端,可避免料末中的粗骨科直接與受噴面撞擊,成少回彈量。
5、一次噴射厚度,主要由噴砼顆粒間的凝聚力和噴層與受噴面間的粘結力而定,厚度太薄會增大回彈率,厚度太大會使砼顆粒間的凝聚力減弱,同時會引起大片的塌落或形成噴砼與巖面脫離,形成空隙,一次噴射厚度不宜超過10cm.分層噴砼時,后一層噴砼應在前一層噴砼終凝后進行,時間間隔一般為15-20min,若終凝1小時后再進行噴射時,應先用清水清洗噴層表面。
初噴混凝土在開挖后及時進行,復噴應根據掌子面的地質情況和一次爆破藥量分層、分時段進行噴射作業,以確保噴射混凝土的支護能力和噴層的設計厚度;噴射混凝土終凝后3h內不得進行爆破作業。
6、噴砼的回彈率邊墻不應大于15%,拱部不應大于25%.噴射速度(即噴頭出口處的工作風壓)是影響噴射砼質量和回彈的重要因素之一。當風壓過小,即噴射速度太小時,由于噴射沖擊力太小,粗骨料不容易嵌入新鮮砼中,則回彈率增大,也影響噴射強度:當風壓過大,即噴射沖擊力太大時,回彈率也高,也會使粉塵濃度增大。風、水壓力的要求,要根據混凝土噴射機械性能要求確定,但總的要求水壓較風壓至少高0.05-0.1Mpa,風源的風壓穩定在0.4-0. 65Mpa之間,當風嘴頭處的風壓才能在0.1-0.25Mpa內,噴射砼回彈率較小,強度較高,粉塵濃度較低。噴頭方向,噴頭與受噴面的距離都影響著回彈率,在施工中要保持合理的方向和距離,濕噴混凝土施工、采用自動計量拌合站能夠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,提高混凝土的品質,在噴射作業中要及時協調好坍落度、風壓、噴封距高、角度、速凝劑摻量、噴面狀況(初噴、復噴,找平)之間相互影響的關系,則噴射的質量便有保障。